产后出血: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祸首

0人评论
9748次阅读 发表于2023年10月12日 09:48:40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产妇出现的阴道流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等相应症状,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

发病部位
宫腔内出血
就诊科室
产科
典型症状
阴道流血
高发人群
高龄产妇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分娩并发症,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这些原因往往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可以共同存在、相互影响或者互为因果。

产后出血

出现原因

产后出血的病因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常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非疾病因素与用药不当有关。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具体如下:

  • 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产妇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可引起产后出血。产科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可引起子宫肌纤维水肿或渗血;
  • 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膀胱充盈使剥离的胎盘滞留在宫腔,第三产程过早挤压子宫或牵拉脐带,引起胎盘剥离不全都能使血窦不能关闭而导致出血;
  • 软产道裂伤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软产道裂伤而导致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和宫颈,严重裂伤者可达阴道穹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导致腹膜后或阔韧带内血肿;
  • 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能造成产后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脏疾病等,因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手术创伤处及子宫剥离面岀血。
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产后出血

除以上原因以外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也会导致产妇子宫收缩乏力。

症状

产后出血的症状一般有阴道出血、贫血、头晕等,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ml,或者剖宫产出血量超过1000ml的情况。产后出血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阴道出血产后出血可能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产道裂伤等原因导致。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血液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
  • 贫血由于分娩出血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情况;
  • 头晕由于产后出血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的情况。
  • 产妇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的阴道流血或会阴部疼痛,或失血过多导致的休克和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精神烦躁、四肢湿冷等。
产后出血的表现

除此之外,产后出血还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出现以上情况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处理。

危险评估

产后出血预警分级一般是分为123三级的。在分娩前就做到有高危因素的预警,高危人群是需要到更高级别的医院产检和分娩的,有一下三级:
  • 预警期:产后2h出血量>400mL,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求助、交叉配血,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 处理期:出血500-1500mL,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缝合裂伤、清除血肿等,输注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加强监护;
  • 危重期:出血>1500mL,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学科联合诊疗,继续监护、抗休克、扩容治疗,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合理时机切除子宫,纠正酸中毒,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分娩前就做到有高危因素的预警,高危患者是需要到更高级别的医院产检和分娩的,要在分娩之前就做好预防措施,做好输血的抢救准备等。

处理原则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为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以及控制感染。处理产后出血的原则包括快速诊断和治疗、维持产妇生命体征稳定、给予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控制出血源、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如以下具体的处理原则:
  • 快速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产后出血,应立即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出血量和提高治愈率;
  • 维持产妇生命体征稳定:产妇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稳定;
  • 给予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产妇需要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以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 控制出血源: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出血源。如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可以采取子宫按摩、宫缩剂等措施促进子宫收缩;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产后出血的处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如出血量、出血速度、产妇的生命体征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是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源,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并给予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以促进产妇的康复。

流程

产后出血是产妇的常见并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产后出血[1]有可能是肠道损伤所引起的,避免出血量增加之后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果自身的病情比较严重,就要抢救流程需要综合考虑诊断情况,一般步骤如下:
  • 给予填塞止血,可以用填塞的明胶海绵或者止血的药物材料,填塞局部出血点,然后有一个压迫止血的作用;
  • 开通2-3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的同时申请输血,通常都是申请输浓缩红细胞,以及新鲜冰冻血浆,其中新鲜冰冻血浆也有凝血因子,有止血的作用;
  • 应用止血的药物,例如止血芳酸、止血敏、维生素K1等药物;
  • 如果通过输血、快速补液,都不能使血压升回来,必须应用升压药物维持,常用的是多巴胺、阿拉明;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而且对症处理。如果通过填塞止血还是止不了血,可以考虑做子宫切除术。

需要注意,产妇出血情况止住之后,一定要及时的排空自己的膀胱,以免压缩到了子宫,同时要保证自己外阴的清洁,预防造成产褥期感染,同时加强自身的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情。

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后的24小时出血量超过了500毫升,这是属于非常多见的现象,对于人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有可能会导致产妇有死亡的现象,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包括:

产前预

做好孕前和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对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炎、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待产。

产时预防

分娩时合理用药,孕妇避免情绪过分紧张、注意饮食,防止疲劳、产程延长。胎儿娩出后尽早使用促宫缩药物、在宫缩时适度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宫。

产后预防

产后2小时是出血发生高峰,需密切关注孕妇生命体征,包括阴道出血是否异常,以及是否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精神烦躁、脉压缩小、皮肤湿冷等低血压症状,一旦发现需立即积极处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通过以上几点步骤,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健康。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要到正规医院去接受治疗,以免人体形成其他类型的妇科疾病。

参考资料
1.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 中华妇产科杂志
[引用日期 2023-10-12]
如果您对该内容存疑,请点击右侧纠错
纠错
免责声明:

孕小帮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辛苦创作,用心动赞美作者
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文章作者
杨罡
创作了6篇文章
6
文章
6
粉丝
0
获赞
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
1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