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对照表 - 传播途径 - 症状表现 - 治疗方法
乙肝五项就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的血清标记物,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还有核心抗体,一般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主要纳差、乏力、厌油、腹胀、恶心等,如果出现此类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
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乙肝,初步判定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的一个检查,还可以通过它的检测判断乙肝病毒在身体的状况虽然检查过程很简单,检查的项目也比较少,但是做这个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
概述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 HBV持续感染而致的肝脏慢性疾病;
- 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 抗病毒、保肝、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CHB,简称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
这是一类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但传染性与疾病状态有很大关系。
流行病学
HBV感染及慢性乙肝患病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有约2.57亿慢性HBV感染者,非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占68%。全球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其中HBV感染相关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死亡分别占30%和45%。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分别占0.32%、0.94%和4.38%,与1992年比较,分别下降30.2倍、11.5倍和2.2倍。
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3000万例。
易感人群与高危人群
HBV的易感人群包括HBV表面抗原(HBsAg)、HBV核心抗体(抗-HBc)和BV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者。
HBV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有:
- 注射毒品史、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 有有偿献血史、接受血透析的患者;
-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艾滋病毒(HIV)感染者;
- 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 有职业接触血液或体液危险的卫生保健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未接种乙肝疫苗的糖尿病患者等。
疾病类型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情况,可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 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持续或反复升高,肝组织学检查有肝脏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病变;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肝组织学检查有肝脏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病变。
病因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但发病及病情进程与病毒、感染者、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基本病因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肝病毒(HBV)引起的,HBV的抵抗力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增加HBV的感染风险,包括:不洁性生活、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密切接触乙型肝炎病人血液和体液等。但是须注意,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HBV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的可能性也极小。
血液、体液传播
极少量污染HBV的血液或体液进入人体后可以造成HBV感染。近年我国对献血员实施了严格的筛查,因输血导致的HBV感染明显下降,但是经血液、不安全注射传播仍占重要地位。
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共用剃须刀或牙刷、修脚、纹身、扎耳环孔等均可能导致HBV从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此外,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均含有HBV,故性接触也可传播HBV。
母婴传播
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和分娩后传播。宫内感染主要是婴儿通过胎盘感染,围生期传播主要是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母亲的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等感染,分娩后传播主要由于母婴间的亲密接触,剖宫产并不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近年来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已显著降低了乙肝母婴传播,但仍有5%~10%的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新生儿一旦感染,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
症状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症状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随后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症状。当病情严重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时,还会出现相应的肝功严重损害的症状。
典型症状
急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均属于慢性乙型肝炎,按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乙型肝炎
病情较轻且不典型,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食油腻、尿黄、肝区不适或轻微触痛、睡眠欠佳等症状。
部分患者症状、体征不明显,如果进行肝功能检查,也仅有1项或2项指标轻度异常,详细见“就诊”部分介绍。
中度乙型肝炎症
状严重程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乙型肝炎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缺乏食欲、腹胀、尿黄、稀便等,比较特异的有以下症状:
- 肝病面容:面色暗沉无光泽,脸色发黑、皮肤粗糙干燥,甚至呈现“古铜色”;
- 肝掌:手掌大、小鱼际片状充血,或出现红色斑点、斑块,压之变白;
- 蜘蛛痣:新出现的“痣”,其中心为一红点,周围有呈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形似蜘蛛,按压中心点后痣消失;
- 脾脏肿大:患者可能感到左肋下胀或者根本没有感觉,一般是医生检查时发现。
与之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详细见“就诊”部分介绍。
就医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早期没有及时控制,病情会逐渐进展,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及时就诊、定期检查非常有必要。
就医指征
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定,有乏力、厌食油腻、肝区不适等症状,出现胸前毛细血管扩张,或发现蜘蛛样红痣等体征者,均需要就医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的主要原因是,肝脏因疾病导致功能损害后,肝脏对雌激素(女性激素的一种)的灭活作用减弱,过高的雌激素使得血管的末端分支扩张,从而表现为肝掌或蜘蛛痣。但出现蜘蛛痣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并不一定意味着肝脏疾病的发生。
有上述表现,且有输血和不洁注射的历史、曾经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家庭成员中有HBV感染者或者母亲为HBsAg阳性等,都要考虑乙型肝炎的可能,应尽早就诊。
诊断流程
当患者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等症状时,首先考虑寻求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病史询问、简单的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肝掌、蜘蛛痣等状况。然后医生会建议患者接受B超、肝功能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等,以判断肝功能受损程度及是否存在肝硬化。
治疗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足够的休息和合理饮食及营养,调节心理状态,避免饮酒和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适当用药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一般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树立治愈的信心。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
患者应戒酒,适当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免发生脂肪肝。对于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还应严格遵医嘱给予低蛋白饮食。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抗病毒治疗
根据血清HBVDNA水平、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结合病人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后,由医生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给予何种抗病毒方案。
手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是病情发展至终末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时可考虑行肝移植手术。在肝脏移植过程中,外科医生会切除受损的肝脏,并用健康的肝脏替代。大多数移植的肝脏来自已故的捐赠者,但少数来自捐献一部分肝脏的活体捐赠者。
对于因HBV感染接受肝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应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乙肝复发。
中医治疗
中草药在护肝、降酶、退黄以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一定作用,但需要在正规医院就诊,切忌听信偏方、到不正规的医院接受中医药治疗。
其他治疗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导致的多种并发症,需要给予多种支持治疗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这对晚期重症肝炎、肝功衰竭有一定价值,可争取时间让肝细胞再生或为肝移植做准备。
前沿治疗
近年有多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主要包括直接作用于HBV的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比如免疫激活剂、治疗用疫苗等,但目前尚处于临床前、临床试验Ⅰ期和Ⅱ期。
预后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重度慢性肝炎患者预后较差,约80%患者五年内发展为肝硬化,部分可能转变为肝细胞癌。
并发症
随着病程延长,慢性乙型肝炎将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等肝内并发症,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发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2]等严重肝外并发症。
肝内并发症
主要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肝细胞癌。HBV与肝细胞癌关系密切,非肝硬化HBV感染者的肝细胞癌年发生率为0.5%~1.0%,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年发生率高达3%~6%。预防方式为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定期随访。
肝外并发症肝
1、脑病肝性
脑病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并发症。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患者应保持低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乳果糖口服或灌肠等。
2、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以表现为吐血或便血。原因为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障碍,同时,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食管和胃黏膜广泛糜烂、溃疡或者静脉曲张等。
患者应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以及避免空腹服用解热镇痛药等,以减少损伤消化道黏膜的几率,可用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等预防出血,有消化道溃疡者可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患者还应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K、C。
3、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是慢性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往往是严重肝病的终末期表现,常合并严重感染、出血等诱因。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电解质失衡。
患者应尽量不服用可能导致严重肾损害的药物,避免引起血容量降低的各种因素。
日常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在临床上现已少见,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康复。
此外,治疗期间按时复查,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家庭护理
家人和朋友不应疏远甚至孤立慢性乙肝患者,正常生活在一起并不传染,更不应该歧视患者。接受干扰素-α的患者可能会有抑郁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家属应该特别关注,如果有相应可能症状,应该陪伴患者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休息与运动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舒缓精神压力;
- 适度运动,以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为宜,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劳累为衡量标准。
饮食
- 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膳食平衡,每日摄入各类营养素;
- 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果;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减轻肝脏负担;
- 禁酒精,减少肝损害。
日常病情监测
慢性乙肝病情复杂多变,确诊后必须定期随访,监测疾病进展。抗病毒治疗期间或结束后的随诊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识别药物副作用,及早识别并发症,早期发现肝细胞癌。
避免服用对肝功能有潜在损伤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以避免因导致药物性肝病而使得肝脏损伤骤然加剧。
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情况评估传染性大小,不得从事食品、托幼保育等工作;重视血液制品管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预防接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HBV感染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应及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孕小帮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