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0人评论 1895次阅读 发表于2023年8月30日 10:24:16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因为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导致身体代谢活动加快,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临床综合征,常有多食、消瘦、心悸、出汗等主要临床表现,出现任何不适都需及时就医。
发病部位
颈部
就诊科室
内分泌代谢科、普通外科
典型症状
神疲乏力、眼球突出 、多汗等
检查项目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B超
普通人群中甲亢的整体患病率约为1.3%,其中约0.5%具有明显症状。通常来讲,女性以及吸烟者甲亢的发病率较高,而年轻女性发生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的几率较高,对于老年人的话,发生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几率较高。
疾病分类
甲亢[1]分类困难,目前没有明确的甲亢分类。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根据病变的部位将甲亢分为原发性甲亢和继发性甲亢,或者是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程度分为临床和亚临床甲亢。
病变分类
- 原发性甲亢:指病变部位在甲状腺所致的甲亢。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高功能腺瘤所致的甲亢都属于原发性甲亢。由于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增多,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所以血中TSH水平降低;
- 继发性甲亢:较少见,指由于垂体分泌TSH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所致的甲亢。
程度分类
- 临床甲亢: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水平升高,往往表现出典型的甲亢症状;
- 亚临床甲亢:指血清TSH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或不可测出,但T3和T4水平在正常范围,无或伴有轻微的甲亢症状。
建议怀疑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同时自身也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保持愉悦心情。
基本病因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过于活跃,自身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致。引起甲亢的病因很多,发生机制也各不相同,Graves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疾病因素,以及摄入含大量碘的食物或药物,都可能会引起甲亢。
- 1.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该类患者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导致甲状腺细胞增生,产生过量甲状腺激素从而导致甲亢。这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占所有甲亢的80%左右;
- 2. 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为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这类情况是因为在生产甲状腺激素方面“失控”,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亢,多发生在缺碘地区的老年人中,女性多于男性;
- 3. 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结节/腺瘤:约5%的甲亢由该疾病引起,大部分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结节或腺瘤,并能够自主合成甲状腺激素。当这种“自主性”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量过量,就会引发甲亢;
- 4. 碘甲亢:这是与碘摄取量增加有关的甲亢。由于短期内碘摄入过量(如服用碘补充剂或含碘药物)、长期暴露于缺碘环境的人群补碘而诱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生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
- 5. 垂体TSH腺瘤:垂体TSH腺瘤是指某些垂体的良性肿瘤能够分泌大量的TSH,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激素过量,从而引起甲亢;
- 6. 胎儿/新生儿甲亢:本症主要由于母亲妊娠期患Graves病,母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新生儿甲亢。
除了上述常见的一些病因外,部分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有明显的精神刺激或精神创伤史,如忧虑、悲伤和惊恐等,这是因为剧烈的精神刺激可使甲状腺功能异常,减少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能有效抑制甲状腺分泌,从而导致甲亢的发生。
典型症状
甲亢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早期症状取决于甲亢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各个典型症状都可能成为早期症状,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症状。
- 1. 体重下降、消瘦,即使是在饭量并未较前减少甚至较前增加的情况下;
- 2. 食欲亢进,肠蠕动加快,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
- 3. 持续性心跳过快,通常超过100次/分钟,患者可自觉心悸;
- 4.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房性期前收缩、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自觉心慌不适等;
- 5. 患者可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 6. 手抖,严重时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 7. 多汗、不耐热;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周期改变,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稀少,甚至闭经;
- 8. 大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严重者可看到“脖子粗”;
- 9. 常见皮肤变薄、光滑细腻、温暖湿润;
- 10. 部分可出现毛发脱落,头发变细、易断。
还有一些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眼部症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单纯性突眼,表现为眼球轻度突出、睑裂增宽、眨眼次数减少。另一类为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眼球突出更明显,同时伴眼内异物感、畏光、胀痛、流泪、复视、视力下降。
相关检查
若患者有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手抖、心慌、“脖子粗”、低热、腹泻、肌无力、月经紊乱、闭经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医生采集病史后,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主要是甲状腺触诊及心率监测,之后会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必要时进行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 1. 甲状腺检测: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含量的检测;
- 2.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阳性可提示甲亢病因可能为Graves病。该检查对新生儿甲亢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3. 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总数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多,偶可伴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4. 碘131摄碘率:目前主要用于甲状腺毒症病因的鉴别,甲亢类型的甲状腺毒症碘131(131I)摄取率增高;非甲亢类型的甲状腺毒症131I摄取率减低;
- 5.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该检查对诊断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有重要意义,肿瘤区有大量放射性核素集聚,肿瘤区外甲状腺组织和对侧甲状腺无核素吸收;
- 6. 甲状腺超声:该检查无创,通过超声检查看甲状腺血流分布,甲亢患者可表现为甲状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甲亢有很多原因,在临床上最重要的是要和亚甲炎鉴别。针对甲亢的患者,要进一步查血沉、甲状腺抗体,以及放射性的甲状腺吸碘率的检查,来明确甲亢的病因。
治疗方法
现阶段甲亢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降低已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三种疗法均有效,但各有优缺点。
急性期治疗
甲亢从病情发展来看不存在“急性期”。临床一般把甲状腺危象作为甲亢的急重症,需要急诊就医、及时抢救,可理解为急性期治疗。
甲状腺危象多见于甲亢未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一旦发生需及时抢救。首先,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持生命体征轻。同时通过药物(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等)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释放和对抗应激状态,必要时通过透析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对于存在的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对症治疗,包括供氧、防治感染等。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避免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因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可以使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药物治疗
- 1. 抗甲状腺药物(ATD):ATD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或因妊娠、年老体弱、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 2. 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抗甲状腺药物初始治疗期间的辅助治疗,可较快控制甲亢的临床症状,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很小,常用药物为普萘洛尔。哮喘、慢阻肺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妊娠伴甲亢患者慎用;
- 3. 碘剂:用于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和严重的甲状腺毒症心脏病,可以减少甲状腺充血、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通常与抗甲状腺药物同时给予,属于暂时性给药。
手术治疗
- 1. 适应症: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甲状腺巨大或伴结节,有压迫症状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疑有恶变的甲亢患者。
- 2. 术后护理: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需按医生医嘱用药。此外,患者应半卧位(上半身抬高约30度),便于呼吸和手术切口淤血引流。此外,家属应帮助和鼓励患者积极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 3. 手术并发症:患者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发生创口出血、呼吸道感染、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的低钙血症、以及全麻导致的并发症。
除了药物和手术,中医认为,甲亢初期为肝气郁滞、肝郁化火,治疗多以清肝泄肝为主。中后期则多为肝火炽盛、痰凝血阻,甚至气阴两虚,治疗多以泻火益气养阴为主,同时注意化痰活血。
日常护理
甲亢患者首先应该接受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同时患者应进行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杜绝不良精神刺激,也要积极配合医生。
饮食
- 1. 主食应足量,可以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
- 2. 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 3.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3000ml以补充出汗、腹泻、呼吸加快等所丢失的水分,但对并发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大量饮水,以防止因血容量增加而加重水肿和心力衰竭。
运动
甲亢患者应规律运动,因其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肌肉张力,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患者食欲。另外,负重运动还可以有效维持Graves病患者的骨密度。
生活方式
- 甲亢患者应规律作息,戒烟戒酒,不宜熬夜,减少用眼,少看手机、电视等,佩戴有色眼镜保护眼睛免受太阳和风的侵袭,使用滴眼剂减轻眼干和眼睛瘙痒;
- 甲亢患者应控制情绪,不宜争吵、生气、激动,家人及朋友应对患者予以理解,避免对患者精神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孕妇发生流产、早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的概率会增加,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或新生儿甲亢等现象。因此,不建议甲亢未控制者怀孕。
参考资料
1.江蓓,张宝珠.《甲亢肌病的表现及其处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著作出版日期
1997-11-06]
[引用日期
2023-08-30]
如果您对该内容存疑,请点击右侧纠错
纠错
免责声明:
孕小帮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找医院